LA专集|蓝绿交织、城景共融——绿色城市设计经验与策略

在后工业化时代,气候变化、人口聚集、城市扩张等一系列问题已然促使我们的景观风貌发生显著的变化,重识自然、修复生态,刚柔并济方能再造城市活力空间[1]。绿色城市设计是重塑公共空间的重要驱动力,根据城市不同空间尺度,构建城市蓝绿网络体系,寻求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将弹性理念融入城市设计之中,是当下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因素。

多伦多中心公园和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适应和协调城市各个区域发展的基本框架

多伦多中心公园和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适应和协调城市各个区域发展的基本框架

多伦多中心公园和绿地系统规划描绘了一套绿色的城市发展框架,旨在多伦多市中心区域原有城市结构上建立弹性、渐进且相互连接的公共空间体系,进而支撑城市未来的发展。新的方案力图连接分散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打造“世界级的景观体验”。

规划基于一系列以城市核心区及周边相关地区为基础的综合空间转型,根据场地自然形态和公众需求,提出整合环绕核心绿地、增强街道标志性元素、贯通岸线两侧廊道、塑造公园街区凝聚力、挖掘碎片空间潜力5项策略。方案针对城市中心区域的空间体验,提出新的思考与解决方式,挖掘潜藏在市中心公共空间的景观激活点。

此外,方案从不同尺度提出扩大、改善和连接城市绿色空间的策略。区域尺度上,从城市结构的角度进行重塑,根据多伦多的地形地貌,思考未来有怎样的改造可能;街区尺度上,提升公园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可达性,让自然重新回归到城市的日常尺度之中,为邻里提供更好的社区生活;微观尺度上,针对公园、街巷、教堂等人们日常活动空间进行更新,探索社区中被忽视的空间,以更好地吸引附近居民并服务于多元的公共生活。

依斯干达开发区(Iskandar Development Region)位于马来西亚南部,毗邻新加坡,是理想的全球商业与文化新中心。设计旨在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并吸引金融、高新科技与各类创意产业,促进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平衡。此外,通过构建垂直化城市与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将市政、文化、休闲等设施融入森林之中,形成紧凑且适于步行的森林都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弹性的规划理念从项目初期便融入了设计的各个方面:针对海平面逐渐上升的问题,设计师提出了相应的海岸边界设计;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特性,增加了红树林、潮泥潭、浅海湾和鱼礁等自然元素,并设置海草保护区,为濒危物种提供庇护所;此外,营养丰富的潮汐池和浅海湾对当地渔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森林城市创造性地将公共空间置于基础设施平台顶层,通过屋顶慢行网络串联绿地,高效吸纳并过滤雨水,并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组成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屋顶系统;机动车道、停车场、轻轨系统与其相关设施置于地下,开发集群紧邻公共换乘站点,与行人公共领域高度整合,以保证居民可在5~10分钟内步行抵达。

费城绿色计划超越了绿地系统规划的一般办法,集成了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因素,整合了河流水质的改善、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公众健康与生活质量的提升、河流生态走廊的建立、水生生物栖息地的保护与修复等内容,旨在将绿地为城市带来的效益最大化。

方案将私人开发和公共项目作为空间中的元素纳入开放空间的计划中,其中包括: 保证每个邻里单元的绿化覆盖率至少为30%;根据千人指标增加停车位数量;提升校园及公共空间的绿地率,建立遍布全市的绿色街道网络,以确保每个居民步行半英里(约800m)可见绿。为了实现目标,此外,方案对资金、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设立目标,并获得费城政府给予的广泛支持。

方案中环境、经济和生活质量3个相互依存的元素是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项目实施的优先次序进行客观评价,同时改制城市中大量的私有土地,将其作为临时或永久的开放公共空间,提升土地使用率,保证城市收益的最大化。方案中的绿色网络将会为城市提供游憩空间并创造附加的经济价值,酝酿出具有竞争力的经济优势,增强费城对企业与人才的吸引力。

日本东京涩谷宫下公园(Miyashita Park)综合设施,始建于1964年,位于公共空间稀缺的都心商业区。针对原场地的地基主体结构老化、抗震性能较差,以及在无障碍设计上的不足等问题,设计团队在改造公园和地下停车场的基础上,整合周边用地,提升涩谷和原宿商业区的便捷性与抗灾能力。

为了提升场地的可达性,方案在场地与周边街区之间建立了多处人行天桥等步行连通设施,完善了从城市街区到屋顶公园的动线,并综合考虑建筑内部商业模式,形成了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设计。公园为了满足举办各种具有涩谷特色活动的需要,设计师通过拱形“林冠”(canopy)赋予了公园和商业一体化的轮廓,使环形的曲线成为涩谷城市景观中前所未有的全新象征。

明治大街(Meiji-dori Street)上郁郁葱葱的榉树林荫道具有一定的小气候调节功能,“户外商场”(outdoor mall)的商业店面大多采用推拉门设计,人们可以通过像推拉窗户一样实现店铺与户外之间的联系,且宽大的门面具有对外展示作用,方便人们看到店面的装饰与售卖商品,实现了城市活力与舒适宜居的完美融合。

塞尔福斯(Salesforce)交通枢纽是旧金山市最先进的多式联运站,拥有一座面积约2.2hm2,且高度可持续化的屋顶公园,其设计定位为既是一个交通目的地,也是社区公园与提供休息、活动和教育的综合公共空间。项目通过对建筑与公园的一体化设计,为人气愈加旺盛却又缺乏大量空间进行公园建设的地区提供了高质量开发的条件。

公园长近400m,其特色在于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游览、园艺体验的同时,兼顾动植物的栖息与迁徙,让游客可以观赏到市中心看不到的自然景观。公园被一系列特色花园包围,植被以适应本土气候的物种为主,其中北部边缘是一个大型旧金山湾区及加利福尼亚州混合乡土物种的花园。公园中的植被模糊了从屋顶到地面间的地形,并与圆顶的建筑天窗相映衬,将日光引入下面的客运站。

此外,公园能够吸收汽车尾气中的CO2,并起到水处理和循环的积极作用,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还为旧金山市中心的鸟类、蝴蝶、蜜蜂和人类创造栖息和休闲的场所。公园中溢流的雨水、客运站建筑集水池里的中水将汇入公园东端的人工湿地花园,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再生水将会供给客运站的洗手间。

PWP景观设计事务所.塞尔福斯交通枢纽及屋顶公园[J].风景园林,2019,26(3):69-74.

项目位于西班牙洛格罗尼奥市(Logroño),在尊重场地背景与历史的前提下,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绿色走廊将现存的铁路轨道隐藏,将与社会环境割裂的基础设施用地与周边城市肌理缝合起来。在这条绿色的步行大道上,联运车站不再是一个突兀的标志性建筑,而更像是一个瞭望塔或是小山丘,环顾周边的城市与自然风景。

方案旨在考虑生态循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增加场地对市民的吸引力并创造焕然一新的环境。屋顶花园的建设将有利于保护场地潜水层的地下水资源,此外,项目中规划的5栋小型住宅塔楼屋顶还安装有大型太阳能集热器,为居民提供热水外,还将为公园的照明设备供能,减少公园的运营成本。

联运车站分为火车站和汽车站2个部分,并于一个跨度长达60m的城市穹顶之下汇合,形成洛格罗尼奥市的城市门户,向人们展示出这座城市的全新面貌。车站屋顶上的生态花园将城市的南北两部分连接起来,成为周边新区住宅的中央公共空间。

该项目位于大理市下关镇,示范段面积为16.64hm2,是环洱海湖滨缓冲带项目的起点。此前,洱海湖区的边界已被农田和房屋所侵扰,设计团队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出发,采取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打造一个为水体净化和生态复苏的自然、健康的可持续湖滨缓冲带。

改造前河口湿地基底较好,仅河口处水流路径畅通性不足,加之上游溪流中污染物汇入,造成河口湿地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方案保留现状全部乔灌木群落,对外来入侵种紫荆泽兰进行清除,疏通水流路径,让自然做功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经过湖滨缓冲带的修复,上游的低污染地表水得到净化,一定程度地恢复自然栖息地,使其物种更为丰富,形成洱海流域典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项目以少量的人工辅助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第一年重塑地形,局部适当引入本地物种,营建森林、疏林草地、草甸湿地等生境类型;接下来的2年内,前期引入的物种促使有机物自然形成,使植物丰富度逐渐提高,为白鹭、池鹭等本地动物提供筑巢、觅食的栖息环境,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

设计团队将穆尼塘河(Moonee Ponds Creek)作为研究对象重新进行规划,旨在将其打造为蓬勃发展的开放走廊,为多种生命形式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城市发展的弹性。穆尼塘河沿岸区域规划草案是站在公民的角度对城市更新的研究,倡导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穆尼塘河沿岸公共空间的开发。

墨尔本西北部有许多由池塘组成的蜿蜒湿地,每当暴雨来临,池塘中的水便会涌入河道。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绿色空间对于为人们缓解压力以及提供舒适生活愈加重要,但天然的池塘逐渐消失,并失去与周围社区的互动。该草案计划恢复河道自然状态,对社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改善河流与城市脉络分离的现状,增强河岸上社会和生态的互动。

项目采取了土地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新模式,以促进未来的发展。规划草案主要囊括适应极端天气且具有自我修复力的河流、可以满足城市不断增长需求的多元化网络、水循环网络和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可达性高的绿色走廊、兼顾城市历史记忆与未来发展的转型改革6个目标。多年来,该草案设定了修复河流的愿景,并倡导一系列项目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其生态、经济及娱乐价值。

项目位于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的南部滨海区域,面临着场地环境复杂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区域发展滞后、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挑战。规划通过建立稳定良好的生态系统,提高区域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力、适应力及修复力,同时设计师聚焦海洋垃圾问题,打造可持续性、生态型、友好型韧性滨海城市空间。

设计师以“引海入城”的手法平衡海洋与城市关系,利用引海水系划分浅海—滩涂岸线—城市三大功能区域;通过研究海洋潮汐侵蚀规律,开掘人工河道,初步形成城市水网,海水引入后进入城市水处理系统作为城市二级生活用水,未来可实现进一步处理后转淡水供应。同时,城市水网与现有湿地、河道等水体进行串联,最终形成完善的生态蓝网,实现有效的海洋灾害防护、海岸线生态保护及城市亲水性环境打造,实现“蓝色·共生”。

通过确定生态敏感区与在地原生动植物系统,分析区域生态系统链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缺失或缺少的种类,针对性进行原生种类补充,创造动植物适宜的栖息场所,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自净修复链。根据其区域各自特性,在城市建设中提高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疏解城市内涝灾害,保护水资源、提供游憩,构建生态连廊。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建立自然灾害生态抵御系统。

引海入城势必将增加海洋垃圾对城市生活的影响,故设计在浅海域布设海洋垃圾桶,利用风能带动垃圾桶内部产生气旋进行垃圾收集,减少海洋垃圾污染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同时,收集起的海洋垃圾可进行进一步分解处理,实现废弃物的重生再利用。

项目基于一条穿越台中市中心长达1.7km的废弃火车轨道,对老城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虽然这条堤岸边的铁道线路曾经是连接城市的重要设施,但在其被废弃后,更多地起到分隔作用,阻碍了铁道两侧的交通循环。方案结合废弃铁轨构建绿色廊道和配套的慢行体系,建立其与城市其他慢行空间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项目的规划设计,包括城市更新、公众参与、历史保护、水资源利用,以及慢行交通规划等。设计团队将这条绿色走廊定义为城市中心的连续公园,并将既有功能和新增功能整合到一体化的线性公园之中,改善台中市中心步行者和骑行者之间的关系,且对该区域动植物的保护和发展起到支持作用。

设计团队在公园中设计了草本植物园、健身设施、看台、运动场、观景台和水上乐园等一系列休闲游憩场所,为使用者提供高效实用的公共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吸引市民探索和享受公园的目的地之一。

波的尼亚湾(Viinikanlahti)新区位于芬兰坦佩雷市(Tampere)市中心的南边界海岸线上,曾是一个老旧的工业兼污水处理区。设计团队根据场地区位,将其打造成一个坐落在坦佩雷市周边的全新社区。规划后的波的尼亚湾新区不仅重新界定了坦佩雷城市中心的南侧边界,更将周边支离破碎的城市结构联系在了一起。

设计强调原有城市结构中的水路空间;从建筑环境上看,新区仍旧采用历史悠久的红砖建筑,从而使得市中心的建筑风格能够一直向南延伸,暗示了该片区独特的工业属性。一系列地标性建筑在新区拔地而起,为市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和滨水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一个连续的海岸线公园贯穿整个新区,创造出多样化的公园区域、栖息地和自然海岸线等空间。

根据当前的海岸线位置,全新的垃圾填埋场在新区内战略性地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内,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减小了填埋场的空间体量,不仅有利于跨海人行天桥的设置,还能创建一个空间紧凑且方便管理的港口空间。此外,该总体规划还设置了雨水处理系统,一系列分散在新区中的雨水处理单元通过硬连线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无缝衔接的天然水处理系统。

拉斯萨利纳斯(Las Salinas)开发区所在的比尼亚德尔马市(Viña del Mar)曾是智利举国闻名的花园城市,早先的城市规划忽视了对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与构建,造成森林及沟谷等生态栖息地屡遭破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下降。该项目通过对城市棕地的转型改造,带动城市的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复苏。

项目借助蓝绿交融、功能复合的公共空间网络,将开发区与周边的原有城市环境无缝衔接。规划借由一系列公众论坛,广泛汲取来自设计团队、政府人员和当地市民的意见,共同商讨如何系统地改善拉斯萨利纳斯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生活质量,最终在传承场地独有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预见性且极具弹性的发展框架。

方案将重塑山地与海滨间的沟通,并通过促进社会融合,凝聚不同背景和阶层的群体。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将会增强市民对公共交通的信赖,建立城市之中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加强场地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在雨水管理、养分循环、碳排放、微气候、花粉传播和物种散布等不同范畴形成协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